象形文字羊的故事

象形文字羊的故事_http://jingxuanwang.com_信息发布_第1张

从字形上看,“羞”字由“羊”字和“丑”字构成,但是这个丑可不是美丑的意思。“羞”的甲骨文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是一只羊,右边是一只手,写成 “又”,“又”的本义就是右手,用“手持羊”来表示进献之意,“羊”表示所进献之物。上一节讲“羔”的时候我们指出,羊在古代社会中的功用是供给膳食,也就是说,羊主要是用来吃的,或者给祖先神灵吃,或者给人吃,因为羊是用来吃的,所以“羞”字的本义是进献食品,而不是进献财物或其他。

金文“羞”的构字原理和甲骨文相同,只是呈现出来的字形略有差别,有的用右手,有的用左手,有的用双手,有的是左右结构,有的是上下结构。

小篆的形体其实也是手持羊,只是手形与“羊”的最后一竖笔相交,偶然成了另外一个字——丑,索性就直接写成分开的“羊”和“丑”了。

那羞和馐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羞由进献食品引申为所进献的精美食品。如《周礼 ·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 郑玄注:“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又可以泛指食物,如《周礼·天官·大宰》:“四曰羞服之式。”郑玄注:“羞,饮食之物也。”这几个意义后来都写作“馐”,它是在羞产生了羞耻等含义后,专门造出来分化食物这个含义的。

至于“羞耻”的“羞”,与“进献”之义无关,是“羞”的假借义。由“羞耻”又引申为“害羞”等义。“羞”假借为羞耻义产生得也很早,比如《易·恒》“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意思是人如果不能恒久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害羞”义产生得晚一些,如唐代李白《长干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如前面所说,在“羞”字中,“羊”扮演的是所进献的食物,它不能替换成别的动物。在甲骨文时期,汉字的结构还没有固定,很多时候,构成同一个字的部件,可以用A,也可以用B、C……只要能表达出字的意思就可以了。比如“逐”字,甲骨文的逐可以从“豕”也可以从“犬”“兔”“鹿”,构字的意义相同,都与辵共同构成追赶义。之所以追赶的对象可以被替换,是因为不论追何种动物,都不影响整个字义的表达。

“羞”字中的“羊”不能用其他动物代替,是因为“羊”在当时已经是“食品”的象征符号。而其他动物,如牛啊马啊,虽然也能吃,但耕牛、战马、猎犬等都各有其它用处,所以没有抽象出与羊相同的象征意义来,因此不能替换。这归根结底还是由“羊”独特的功用和文化内涵决定的。

下期预告: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羡慕的真的是鱼吗? 汉字解密,敬请期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