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电影《赤道》非常神奇。
是香港两位新晋导演陆剑青、梁乐民“五年三部”系列其一。
即2012年到2016年这五年时间里,他们拍了两部《寒战》和一部《赤道》。
这部《赤道》就是在两部《寒战》的间歇期拍摄的。
电影投资高达两亿,总票房却仅两亿出头。
在第三十五届金像奖上,也仅获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动作指导两项提名。
故事虎头蛇尾、人物各行其是,割裂而僵硬。
豆瓣评分6.2,吐槽者众多。
可称一场大败亏输。
但基于其题材在华语电影中的独一无二。
还是有不少影迷在翘首以待。
然若欲图将《赤道2》提上日程。
在编剧这个关键点之外,尚需变阵以求。
就原阵容而论。
由天王张学友饰演的危机专家,香港大学物理系教授肇志仁,是终极反派。
张家辉饰演反恐特勤组主管李彦明,是警方代表。
其他角色不论,他们二人即是电影的正反一号人物。
张家辉仍沿袭他一贯的斗狠戏路,张学友则将人物塑造得单薄且尤其欠缺内在逻辑的勾连,在这么宏大的题材背景映衬下,这实在很难讲不是一种失败。
甚至不及韩方两位演员的“韩式”表演来得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片末,李彦明“被安排”死于女杀手的报复下,张家辉“三振出局”。
韩国两位演员也“死于”一场伏击。
内地的王学圻过于拿捏腔调,对电影本身毫无助益。
另外有个很奇怪的事情。
整部电影时长1小时58分钟,第一主角张学友出场时间却仅28分钟左右,且大多是碎片化群戏。
虽然张学友并未能以他的表演支撑起整部电影。
但鉴于“赤道”这一片名以及片末埋下的续集线索,实在没有理由让肇志仁在《赤道2》中,只活在回忆或者资料里。
当然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香港早有多套系列电影,演示了什么叫做“面目全非”和“死而复生”。
比如《扫毒2》留下一个主角,剧情和人物都和前作全无干系,《拆弹专家》第一部里刘德华饰演的主角就被炸死,然后第二部换个身份重来,《窃听风云》续集虽然三主角一直不变,但每一部的故事和角色都是全新,相对而言,《无间道》和《寒战》,或算是故事和角色延续性最好的两套系列电影。
所以变阵的灵活度非常高。
非但张学友可以保留或者舍弃,甚至连张家辉都能“死而复生”,比如设计一个“李彦明”孪生兄弟的角色。
而原阵容的效应实在已经崩塌。
若不变阵,估计没有哪家电影公司敢投资上马。
故而关于变阵的演员组合,就颇有趣。
大致可以有,“保留核心角色做加法”和“另起炉灶”两种方式。
若保留核心角色“赤盗”。
进入的角色当然就是前作“李彦明”的正方路线。
人选只会有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和周润发四位其一,其他演员皆无力担纲。
从声势上来讲,上述四人任意一人入主《赤道2》,都将能在商业层面站住脚,而咖位情况则会逆转,“赤盗”将沦为副主。
如果从历史案例来看,张学友与刘德华、梁朝伟都有过双雄合作,前者是2004年的《江湖》,后者则有1990年的《喋血街头》和1992年的《咖喱辣椒2》。
但品质并不能算非常强悍,大致可归属为,香港商业电影框架下的中等品质作品。
而郭富城和周润发,都未与张学友有过双雄合作。
如果以二人各自历史作品推演,则有《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和《寒战》、《无双》这几部电影可做参考。
以四人风格而论,刘德华重形、梁朝伟内敛、周润发守正而郭富城多变。
换句话说,表演可以预判。
刘德华和周润发大概率会硬桥硬马追索幕后,一如《风暴》、《盲探》和《辣手神探》、《老虎出更》的表现。
而梁朝伟和郭富城则有更大的变数,二人皆有亦正亦邪一面,一如《无间道》、《暗花》和《伤城》,以及《寒战》、《无双》的杂糅。
从最近十年的趋势而论,首选郭富城。
另一种情况是另起炉灶。
阵容就变成香港影坛四大顶级男星的一场排列组合。
任意一组,皆可号令影坛。
从历史情况看,有《无间道》和《无双》在前,从待映大制作而论,有《风再起时》和《金手指》在后,而这其中无论哪一部电影,都是香港电影中绝对的头部作品。
任何组合,必然都有各自的拥趸支持。
但最优组合很可能会是“非富即发”,因为既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双周一成”的余威,又有近十来年一路走高扛起港影大旗的郭富城。
道理很简单,有电影《无双》为证。从表演、商业到品质、口碑,堪称全线均衡。
无论是何种方式。
皆可令该部《赤道2》重获生机。
而行文至此。
更感叹于香港电影与演员坚韧度的可怕。
虽然常见人讲。
演员加起来都几百岁。
但论及影响力和个人能力、魅力值。
他们却仍在顶级。
无人可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