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不少东方甄选以及俞敏洪先生的优秀视频,感受到了新东方人员在挫折中砥砺前行的坚毅与勇气不少视频让我感受到了哪怕生活极其艰辛也要努力奋进的力量,也让我哽咽可能是羡慕度过困难柳暗花明的他们,也可能是敬畏虽挣扎求存但依然勇敢的人们,又或许想到对照之下宛如风雨中的飘摇浮萍却不具豁达坚毅精神的自己,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我们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我们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最近刷到不少东方甄选以及俞敏洪先生的优秀视频,感受到了新东方人员在挫折中砥砺前行的坚毅与勇气。不少视频让我感受到了哪怕生活极其艰辛也要努力奋进的力量,也让我哽咽。可能是羡慕度过困难柳暗花明的他们,也可能是敬畏虽挣扎求存但依然勇敢的人们,又或许想到对照之下宛如风雨中的飘摇浮萍却不具豁达坚毅精神的自己。
我自己的人生,我该怎么办呢?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隐约感受到了新的希望,只是很多时候书读了只是读了,不带给自己任何变化。不能学以致用等于白读。所以我究竟读到了什么呢?
关于目的论 ,其实一切是自己的选择
第一个让人振聋发聩的观点是目的论。这是三大心理学巨匠之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观点。“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目的论说一个有社交焦虑的人,是为了不去社交才让自己变得不安或恐惧。这样便有了理由躲避社交压力,逃避因人际关系经营不善带来的痛苦。人的很多情绪反映,比如愤怒,其实也是因为自己想通过表达这样的情绪而达到某种目的。目的论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许这一切不幸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生活方式是自己的选择,不幸是自己的选择,甚至这般奇怪的性格也是自己的选择。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一个自卑讨厌自己的人,其实是害怕被否定,担心被轻视或拒绝,不想承担受伤的痛苦,所以极力避免与人发生关联。因身高不高而自卑,也是在于他人的比较中才产生了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不是“客观性的事实”。“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自卑有时会发展出优越情节,这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一种简单的补偿——虚假的优越感。所以有时察觉自己身上表现出自卑与自负两种看似矛盾的感觉,其实根源都是自卑。
那么要如何处理这样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的失败感呢?那就需要划分课题。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睛才能够改变自己。”不要将别人当成敌人,而要看成伙伴。之所以将别人看成敌人,是因为在逃避“人生的课题”。在人生课题里面,很关键的就是课题分离。比如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是别人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要将所有人视为同等,包括父母孩子领导朋友等等。“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在人生课题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摒弃认可欲求。“自由就是被人讨厌”,敢于被人讨厌是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这是我们行使自由以及活动自由的证据,也是人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课题分离,并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最小的共同体就是“我和你”,人很容易陷入工作团体、家庭或者爱情经营不善带来的痛苦中,这就需要在更大的共同体中寻找感觉和意义。共同体可以无限大,大到国家、社会、世界等等。
如何寻找共同体感觉呢?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这里需要注意这不是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有个关键点需要做: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指的是诚实接受自己的缺点或做不到的事情,然后想着可以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关注可以改变的。
他者信赖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如果遭到背叛,那要明白这不是自己的问题,不良的关系可以选择剪断,自己拥有自由的选择的权利。
他者贡献,是要关心帮助他人,但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重要的是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受。
人生就是当下,是无数次“此时此刻”的瞬间
认真做好当下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比有人生终极目标,但是一直认为准备的时机未到要好。一辈子不是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而活的,人不应该一辈子在路上,不应为人生的终点站时要达到登上某个山顶而忽略一路走来的片段。未来不可期,过去已逝,让此时此刻充实,过好当下。对人生来说,只有当下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生可以很简单的,鼓起勇气,去追求自由,立足眼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