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芹很有教养

这两天,一位73岁老奶奶表演钢管舞的视频在微博上大火了一把。在《青花瓷》的背景音乐中,身穿白裙的老人在钢管上翩翩起舞,性感又优雅,根本看不出来她其实是一位古稀老人。

周采芹很有教养_http://jingxuanwang.com_信息发布_第1张

跳舞的老人名叫戴大丽,64岁那年她想要尝试新的生活,于是喜欢上了对老年人来说十分新潮的钢管舞,如今9年过去了,年龄并未影响她的活力与热情,她仍然享受着钢管舞带给她的快乐。

老人家说:“73,对我来说就是个数字而已。我自己还很年轻,我享受在空中飞舞的感觉。”

看到这样硬核的老人,不由得想起了一位现年83岁的传奇女星——周采芹

周采芹

在周采芹看来,女人应该自豪于自己的年龄,年老从来都不应该是坏事。她17岁出门的时候,她的母亲告诉她,要给中国人争气,要给演员争气,要给女人争气!后来,她在快80岁的时候,又给自己加了一个目标: 要给老年人争气!

周采芹,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口气与底气?

她当然不是随便吹牛立flag,她也的确做到了以上所说的种种,演话剧,出唱片,演电影,上大学,执教,做导演……一路走来,她取得了太多太多的成就,将精彩跌宕的一生,过得无比硬核。

在好莱坞华人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喜福会》中,57岁的周采芹成功塑造了追求自我、个性独特的琳达阿姨,这部电影也打破了好莱坞银幕上一直以来对华裔演员的刻板印象。

1993年《喜福会》剧照,中间为周采芹

电影《艺伎回忆录》里,即将70岁的周采芹与巩俐、章子怡、杨紫琼飙戏,演了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Auntie。而现实生活里,周采芹曾是巩俐在中戏时期的老师的老师,这辈分可以说是“师祖”级了。

2005年《艺伎回忆录》剧照,周采芹在这部电影里虽然只是出演了一个配角,但气场十分强大

大家所熟知的新版《红楼梦》里,70多岁的周采芹是威严又醒目的贾母。当初,导演李少红在拍板定下她演贾母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她:“闭上眼是只猫,睁开眼是头狮子。不是她是谁?”

2010年《新红楼梦》剧照,周采芹饰演贾母

80岁时,她还在《惊天魔盗团2》里与周杰伦搭档,演了“Boss Li”周杰伦的奶奶,浑然天成的一副“姜还是老的辣”的姿态,妥妥的老戏骨。

2016年《惊天魔盗团2》剧照,周采芹饰演周杰伦的奶奶

甚至,她还在80多岁时主演了一部全新的黑帮电影《幸运的奶奶》,电影中的奶奶,脾气暴躁、爱抽烟、爱赌博,和以往大银幕上的老人形象完全不同,十分抢眼。

2019年《幸运的奶奶》剧照,她演一位住在纽约的80岁华人奶奶

周采芹塑造过许多个老年人的角色,在海外华裔影星们看来,她就是她们心中的“教母”,大家对她十分尊敬和爱戴,去年凭借《杀死伊芙》大红的吴珊卓就曾说过:“她至少演过一次我们的母亲。”

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吴珊卓饰演Cristina Yang,周采芹饰演Yang的妈妈

周采芹,似乎是名副其实的“老年人专业户”。虽已高龄,但她没有想过要退休,誓将热情与活力发挥到最后一刻,对她来说,表演是她的生命,舞台是她的归宿。

像她这样夺目的老人,本是演艺圈里不可多得的瑰宝,也是当之无愧的华人偶像。

当年好莱坞的流传过这么一个说法:“男有李小龙,女有周采芹”。足见周采芹的地位和影响之大。

可惜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被国内年轻的观众们忽视了。很多人对她并不了解,也不太关注。在如今流量为王的年代,连张学友、周杰伦这些在我们看来还算年轻的优质偶像们都被饭圈小粉丝们说成是“数据不好”,更何况是像周采芹这样穿越了八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老者”?

幸好啊,这个7月,女导演陈苗根据周采芹自传拍的纪录片《上海的女儿》上映了,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这位叱咤东西方演艺界60年的传奇女星的故事。

根据周采芹同名传记拍摄的电影《上海的女儿》,这张电影海报原本为周采芹本人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由摄影师菲利普爵士所拍

周采芹真实的人生,比电影还要精彩。

只要翻开她的人生履历表,你就会发现她不仅仅只是一位生猛的老年人,她从来都是冲在时代的最前面:

从少女时代开始,她便如豹子一般凌厉驰骋, 从不依附,从不止步。 她一次又一次地冲破种种藩篱,将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简而言之,她创造了太多个“第一”。

17岁时,她是第一个进入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中国学生,后来也是第一个登上伦敦西区舞台的中国演员;

她是第一位亚洲面孔的“007”邦女郎,曾在1967年《007之雷霆谷》里和肖恩·康纳利合作,比后来大家熟知的华人邦女郎杨紫琼早了整整30年;

《007之雷霆谷》又名《你只能活两次》

她是第一个在英国出版中英文双语唱片的中国歌手,她录制的《第二春》不仅在火遍了英国,而且连续两年都稳居亚洲排行榜的首位;

她是第一个被提名英国最佳电视演员的华人演员,也是第一位获得艾美奖终生成就奖的华人演员。

1971年《斗争对象》,周采芹饰演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获得最佳电视女主角的提名

她是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第一个华裔院士,而且,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她还是第一个被中国文化部邀请回中国戏剧学院执教的戏剧专家……

如果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周采芹的人生,大概就这六个词语吧:“强悍,精明,冒险”,以及“自觉,自律,自由”。

年轻时的周采芹

在周采芹的眼里,上海人永远热情洋溢,他们生动而鲜活,精明又乐观。

作为上海的女儿,即便后来离开上海,辗转在香港、伦敦、洛杉矶等世界各地,她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特质。她用艺术家的自觉和自律,凭着骨子里天生的自由和冒险,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

要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就要先从她的童年开始。

周采芹,1936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麒麟童”的女儿。

“麒麟童”原名周信芳,是京剧“麒派”的创始人,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艺术家,“文”能细腻委婉,“武”能激情澎湃,《徐策跑城》、《董小宛》、《萧何月下追韩信》等都是他的名作。

周信芳,1895年生于淮阴,童星出道,初以“七龄童”作为艺名,后来被人谐音为“麒麟童”

周信芳不仅文戏武戏都十分拿手,而且是一位真正德艺双馨的京剧大师。

在艺术方面,他热爱钻研,敢于创新,大胆地对京剧做了许多改革;在品德方面,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田汉曾经称他为“战斗的表演艺术家”,他从艺50周年的时候,周恩来总理还曾为他专门题词庆贺。

周总理为周信芳题词

父亲对艺术的追求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对女儿周采芹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他是她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终其一生,她都记得当年离别时父亲对她的教诲:“你要永远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

周信芳与儿女们。当年周父与采芹分别时,父亲送给采芹的是毛笔手抄的剧本《文天祥》

在西方闯荡的时光里,周采芹一直都想好好表现四个角色:中国人,女人,演员,和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女儿。

很多年后,她将这个排序郑重地做了调整,她希望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女儿,然后是一个演员,最后才是一个女人。

在那个时代,中国人过得十分不容易,独闯异国他乡的学艺者更是格外艰辛。

17岁的时候,小采芹在母亲的安排下,离开上海,踏上香港,为的是将来能够顺利去出国深造。

香港时期的周采芹,出国留学这条路是有远见的母亲帮周采芹确定的

周采芹的母亲裘丽琳,是上海滩的名媛,有着四分之一的苏格兰血统的她,容貌秀美,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茶叶商的女儿,她自小生活富裕。

裘丽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很有主见的新新人类。勇敢美丽的她为了追求自由爱情,不顾地位悬殊,于1928年毅然决然地同地位低下的 “戏子”周信芳私奔。

裘丽琳认识周信芳时,周已有妻子,且周比裘丽琳年长十岁,如此门不当户不对的结合,轰动一时

不过,在随后的岁月里,周信芳与裘丽琳一直夫妻情深,让这段美丽的爱情佳话没有蒙上一丝灰尘。裘丽琳用智慧和深情地守护着与丈夫的感情,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在事业上给予他无限的支持。

同时,她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还很有先见之明地把子女们送到国外深造。

在裘丽琳看来,女孩子不能依靠嫁妆,而要依靠良好的教育,只有学到手的学问才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也只有一肚子的知识才能让人轻装前进,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母亲的这些思想,是小采芹最初的人生灯塔。

裘丽琳后来和周信芳补办了婚礼

在裘丽琳所处的时代,只有最高贵的家庭才能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作为戏子的后代其实没有什么机会出国,而裘丽琳却能打破常规,把女儿也送出去读书,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教育理念了。

但是,周采芹毕竟是生在“戏箱子”里的小孩,她出生在父母巡演天津的途中,几个月大小时就乘遍了各种交通工具,注定不会循规蹈矩。

由于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她对表演充满了热情和欲望。所以,她没有按照母亲的规划去美国和大姐汇合,开始母亲期待中的学术生涯,而是选择了去英国伦敦皇家戏剧学院学习表演。

童年时代的周采芹,脸上写着倔强

这也是周采芹走上自我道路中的重要一步。在伦敦求学时期,因为有一张中国面孔,她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她从不怯懦,也不回避,用自己的犀利和幽默来反击着那些不怀好意的歧视。

孤身闯荡的周采芹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她勇敢而坚强,不断打破各种人生界限,除了和偏见做斗争,也和生活本身不断地斗争着。

从戏剧学院毕业之后,她努力地找工作,写过上百封求职信,当过模特,甚至做过小裁缝,靠缝制灯罩来卖钱……凭着积极主动的劲头儿,她很快得到了一些表演机会,逐渐得到了英国戏剧评论界的注意。

伦敦舞台时期的周采芹

有趣的是,采芹初露头角是因为司仪的身份,当时有一个台湾京剧团来英国演出,采芹台上向观众介绍京剧表演的种种,受到了关注,被评论家们称为是“貌似奥黛丽·赫本”。

1959年,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让采芹红遍英国。

在这部舞台剧中,周采芹化身为来自上海的、心地善良的苏丝黄,在香港的灯红酒绿中风情万种,倾倒了无数的英国观众。这部戏还在当时的时装界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很多金发美女们纷纷染黑头发,穿上旗袍,化上东方式的眼妆,想象着自己是苏丝黄。

《苏丝黄的世界》艺术价值虽然不太高,但周采芹的演技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凭借着精湛的演技,采芹的演艺之路越走越好,话剧,电影,电视剧,甚至包括歌唱事业,全面开花,风光无限。但她没有满足,她对表演始终心存谦卑,在她看来,谦卑不是俯首帖耳,而是承认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可以作为她对表演的态度:“演电影时,女人最好的朋友是灯光,而不是钻石。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另外一个老戏骨陈道明的一段轶事,当年高晓松拍《我心飞翔》时,十分惊讶于陈道明的专业,他居然在水中表演时还能准确地掌控自己在摄像机里的位置,靠着感觉来保证自己不出画面。这一点和采芹女士真是十分相似了。大约优秀的演员,都很明白自己真正的焦点应该是在哪里吧。

对表演十分虔诚的周采芹,在多年的摸打滚爬中,汲取着表演给她的能量。正是表演,不断滋养着她,也让她的生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净化与飞升。

周采芹深邃的目光里,充满力量

比如,在人生最低谷时,她想象自己在扮演居里夫人,坚决不能软弱。因为,“ 心软了,就活不成。

比如,在内心最脆弱的时候,她与自己饰演的角色王光美融为一体,以此来感受父亲在十年动乱时期经历的切肤之痛。

有一段时间,周采芹差一点点就成功效仿了自杀的安娜·卡列尼娜。

父亲在文革中的非人遭遇,以及母亲的惨痛离世,对采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让她精神崩溃。

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她与上海的家人音讯全无。直到好多年后,周信芳先生得到平反之后,她才有机会详细得知家庭的受难实情。

周采芹的父母均在文革中去世,1995年,为了纪念周信芳诞辰百年,国家专门发行了明信片

因为文革的关系,当初的周采芹甚至不能用自己的真名,她给自己取了一个艺名“采芹”,Tsai Chin。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不知道周采芹与周信芳的关系,直到1981年周采芹回国任教,她才真正拿回了自己的姓。

也是在漫漫回家路上,周采芹不断地与过去重逢,与父母在另一个时空相遇,在演艺探索的过程中更加强大,平和……

这些,终于让内心的伤口愈合了。正像她在自传中写过的那样:“在舞台和实际生活之间有一条不可切断的脐带。”

1974年,即将40岁的周采芹还迎来了一场几乎要摧毁她的灾难。因为对房地产的失误判断,再加上70年代经济大衰退,她遭遇了破产。

对于强悍的人来说, 狭路相逢勇者胜。 她没有被打倒,为了从困境中走出,她去弟弟的餐厅打工,后来,她又重新开始做瑜伽,慢跑,早起,学数学,看戏剧理论的书籍……她尝试着让身体和头脑都慢慢恢复,同沮丧的情绪做坚定的斗争。

从糟糕情绪中走出的周采芹,在哈佛大学装过信封,去保险公司当过打字员,穿着廉价的衣服重新开始回归表演事业……

所有的一切,都挡不住她往前走的脚步,她再一次同命运说“不”。靠着这股子倔强和坚强,她到底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春天。她的事业又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人生的道路也变得更加宽阔。

有过人生最辉煌的高光时刻,也有过人生最沮丧的低谷时期,她的人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但她从来不允许自己被命运击碎。

放眼望去,年过80依然活跃在银幕荧屏的女星还真没几个,周采芹,虽已皱纹满面,但是她的心仍是年轻的,她依然在宣泄着生命的活力。

其实,作为一个女人,周采芹对男人的态度也很令人欣赏。她曾说过,男人在她的一生中很重要,但她从来都不需要他们供养。

很年轻的时候,周采芹就有过一次婚姻,那时候她还不到20岁,嫁给了一位中国男士,并且有了一个孩子。不过,很快她就发现,除了国籍相同,两人并没有其他任何共同之处。

首任丈夫有些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不该出去工作,而她热爱的剧院表演,在他看来是十分低下的。如此专制而粗暴的态度,自然让热爱自由的周采芹忍无可忍,她很快选择了离婚。

周采芹与第一任丈夫章先生

周采芹的第二段婚姻一开始浪漫而美好,对方是一位导演,名叫彼得·科,与她情投意合,二人在艺术追求上也极有共同语言。感情最甜蜜时,两人合作了《苏丝黄的世界》,她是主角,他是导演。

但是,因为彼得·科的疑虑症,最终两人也是分道扬镳,不再做伴侣,而是做了朋友。

周采芹与第二任丈夫彼得·科

虽然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但周采芹并没有把这些当做是人生的痛苦和打击。她明白婚姻对她来说,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她不想被婚姻吞掉,她决定再也不需要依靠婚姻来驱赶内心的孤独。

后来,她决定接受孤独,她愿意并且享受着独来独往。比起孤独,她更不愿失去的是,真正的自由。

所以,纵然年轻时有着让人惊艳的容貌,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当舒服又省力的花瓶,纵然有过低谷,但她每一次都让自己绝地逢生,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只充满爆发力的豹子,孤独而桀骜地驰骋在天地之间。

1959年,伦敦一家动物园以她的艺名给一只豹子命名,冥冥之中似乎成为她一生的写照

周采芹,用自己跌宕的人生,演绎了女人的另一种精彩活法,就像她在《上海的女儿》开端写的那样:一个人在灵魂深处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