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历史遗迹

信息发布 (9) 6小时前

一、礐石早期影像

汕头历史遗迹_http://jingxuanwang.com_信息发布_第1张

摄于1859-1890,礐石,摄影:赖阿芳

汕头自1860年开埠以后,英美等国先后涌入礐石开发建设,领事馆、洋行、教堂、学校等西式建筑拔地而起。用镜头对准这一时期的汕头风貌,除了外籍摄影师,如著名的纪实摄影先驱约翰·汤姆森,也有中国最早的摄影人赖阿芳。身为同行,约翰·汤姆森对赖阿芳的摄影技巧曾给以高度评价。相关资料显示,1859年赖阿芳在香港开设摄影社,于1890年去世。

对比约翰·汤姆森几乎同一角度拍摄的作品,赖阿芳拍摄的这幅礐石早期影像在景致构图、细节处理等方面各有千秋,似乎在相互切磋交流。

二、港口

影像摄于1918-1922年,在一艘缓缓离开码头前往揭阳的船首上拍摄。

濒韩江和榕江交汇出海口处,是当时汕头繁忙的西堤码头。作为汕头的内河港,这里是赣南、闽西南、梅州潮州兴宁货物的进出港口,建有揭阳码头、潮阳码头,码头设有各类货栈和仓库,水上客货运输如轮转。

影像摄于1918-1930年,从潮阳码头开出,沿韩江前往梅县的火轮。

当年的韩江是粤东地区交通的黄金水道,汕头港是当年粤东出洋谋生华侨眼中看到的最后一幅家乡景象,印刻在他们脑海深处,念念不忘。

摄于1918-1922年,船到汕头港,正在卸下货柜。

汕头开埠后,因港而兴。当年的汕头港,自西堤由西往东的海岸线上,依次有揭阳码头、潮阳码头、怡和码头、太古码头、招商码头、海关码头等。港口的繁忙促进汕头当年的繁荣,汕头曾经是整个粤东地区的中心,全国第三大港、为当时南中国与东南亚甚至欧美商品贸易的一个重要集散地。据资料记载,1936年,全国港口吞吐量前三甲是上海、广州、汕头,其中广州和汕头对外贸易的比重超过上海,“至对南洋贸易,与各通商口岸比较,其数字虽暂无可稽,惟汕市必占第一位,则毫无疑问。”在1938年10月日寇攻陷广州后,汕头为当时中国国际交通连接香港唯一的吐纳海口,直至隔年。

三、潮汕抽纱

影像摄于1920-1937,汕头礐石圣经培训学校里,一群妇女正在运用潮绣工艺加工抽纱,以此营生。

影像中的礐石圣经培训学校,是潮汕最早的妇女学校,有“世界首个女子圣经学校”之称。抽纱是刺绣的一种,亦称“花边”,绣在手巾、台布、绣衣、被套等织品上,源出欧洲,汕头开埠后传入当地。潮汕抽纱以“潮汕”冠名,闻名世界,源於历史悠久的潮绣优美精巧针法,绣出变化万千、栩栩如生的图案,优雅精细,绚丽多姿。

最先运用潮绣的传统工艺做抽纱,是教会女学校的潮汕女。当年女传教士在礐石传教,最先将抽纱工艺传授给教会女学校的女生,慢慢的抽纱在有着潮绣传统技艺的潮汕妇女中传播发展开来,绣品远销欧美,成为她们重要的经济来源,后来更兴旺成为当地的抽纱产业,绣品以潮汕抽纱享誉欧美。

四、八二风灾

汕头年年遭受西太平洋面吹袭过来的台风,1922年8月2日一场台风正面吹袭汕头。台风登陆前后罕见的在近海徘徊,8级以上大风维持长达36小时,12级大风持续24小时,产生特大风暴潮,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海堤溃决无数,海水倒灌,汕头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镇一片汪洋。

《潮州志》记载:风力益厉,震山撼岳,拔木发屋;加以海汐骤至,暴雨倾盆,平地水深丈余,沿海低下者且数丈,乡村被卷入海涛中;已而飓风回南,庐舍倾塌者尤不可胜数。灾区淹及澄海、饶平、潮阳、南澳、惠来、汕头等县市……庐舍为墟,尸骸遍野,逾月山陬海筮积秽犹未能清。

后来的共识是这场台风造成潮汕地区约7万余人死亡,它没有名字,只能按日期称八二风灾。中央气象台将其列为20世纪十大气象灾害之首。如今那场毁家灭族的八二风灾所留存的历史痕迹已在流逝岁月中隐褪而去,那痛彻心腑的感觉只能在发掘出的极为有限的老照片中体会。

1922年8月2日台风灾害。大树迎风面的树叶几乎光秃,稻田里快要收获的稻子也被席卷一空。洪水漫过河堤,船只被冲挤成堆在受损严重的民居前。

影像摄于1922年9月,汕头礐石教会建筑群所在地,石滚树倒屋顶掀,一幅台风过后的典型的灾后场景。

影像摄于1921-1923年,揭阳的一个村庄在水稻收获期的场景:男人收割,女人翻晒。影像透过1922年台风灾后的废墟拍摄。

五、地震灾害

1918年2月13日14时7分,地处泉州—汕头地震构造带上的汕头发生7.25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广东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波及远离震中的江苏、上海、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多地。处于震中区的汕头、潮州、潮阳、揭阳房屋崩塌或破裂者不可胜数,死伤者极众,地裂冒水、喷沙,空气中弥漫有硫磺臭味。此后余震不断,造成极大的破坏。

1918年,其时正在揭阳西部山区歧阳焕文学校任教的杨德谦先生,以其亲历其境的目击耳闻感受,作记戊午地震的《地震记》一文,全文很短,一气呵成,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地震发生的实景:

“民国纪元七年,戊午元月初三日。余适假寐于祠堂之北,时方二点余钟也,突然有声自西北刮地而来,势如奔马,声若牛鸣,声到处,床榻如倾,杯盘响应。余一跃而起曰:‘此地震也,宜出避之!’忙遽间,遂徙而出,至大门,觉彼时天旋地转,当头墙壁,皆迎面压来,潜逃无路,转趋入甬道躲避焉。斯时,余也眼花缭乱,仿佛如身立船上,任其簸摇;又如身坐火车,山河移徙。惟手麻脚酸,惴惴焉战栗而已。少顷震定出门,见外面人海人山,皆面如土色,或自述危状,或道人损伤,大惊小怪之声,扰人耳鼓。虽然伤不致及人,亦良幸矣!既而众心已定,各自散归。余方踯躅进门,忽然地又再震,摇态如前。村人已归者,又复狂奔而出,如遇狼虎,怆惶骇怪之声,不啻较前更甚焉。夫一顷刻间,地一再震。噫嘻!此果何故哉?不特此也。余是夜心绪惶惶,万端交集,而寝寐之中,犹觉频频震动,先后六次。噫!地有其知耶?抑或无知耶?俱未可解也……余今者老矣,学识庸愚,不免少见多怪,天明因记之,以俟哲学众论焉。”

崎碌是汕头一块洋人眼中的风水宝地,领事馆、洋行等西式建筑比比皆是。崎碌也是西方文化传播区,区内有教会办的学校,教堂、医院。但在1918年前汕头还没有一座建筑是用钢筋混凝土来建筑,地震致使崎碌地界的建筑同罹巨劫。以下是崎碌在震后的影像,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地震灾害影像。

1918年2月震后的汕头,断垣殘壁建筑,石柱和梁发生错位和断裂

1918年汕头地震过后,位于崎碌的法国领事馆被夷为废墟。

1918年2月13日汕头地震过后,教堂所在地崎碌的灾后现场,人们站在瓦砾废墟之中。

1918年2月汕头地震过后,崎碌的一条街受灾实景。

1918年2月13日汕头地震,商店、餐馆、民房,倒塌成一堆瓦砾。

翻看Gamble在1918年拍摄的影像,那年他正好路过汕头,也记录了汕头地震后的景象。当地人的房子,贝灰砂结构的墙倒塌的了。

Gamble摄於1918年,位于崎碌的美国领事署的洋楼也倾塌一角。

六、洪厝街

影像摄于1920-1937 ,大礐石洪厝街,本地人的居住地。

随着汕头开埠,英美等国先后在礐石设立领事馆,其中有一姓洪的人被英国领事馆聘为作幕,即英国领事馆师爷,携家眷在大礐石安家居住,其后又有本地人陆续在此定居而形成居民区,即洪厝街。早期的洪厝街,多为传统贝灰砂杉木结构,在历经1918年的汕头大地震摧残和1922年的狂台风吹袭后,重建时已多采用混凝土建房。影像中的洪厝街,栏栅当街,两旁已是二到三层结构严整、设计丰富、装饰精美的洋灰建筑。

七、 礐石番仔坟

1860年1月,清政府在妈屿岛设立潮海关,被公认为是汕头开埠的起始。

汕头开埠前后,来了一群怀着信念揣着梦想的传教士,除了传播宗教信仰,还办学校、设西医,把西方的文明带到这里,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汕头开埠文化。有不少在潮汕地区的传教士直到老死,将遗骨留在了礐石山上,彻底扎根在此。

礐石“番仔坟”,见证了汕头开埠的历史一页。番仔坟里,大理石砌成的坟墓,竖着十字架,刻写着中英两种文字,虽是墓地,却毫无阴森之感,周遭山花摇曳、乔木挺立,整洁而宁静。除了传教士,还有早期的外籍人士过世后也葬在番仔坟。

“番”字,通常是泛指外来的、尤指海外的,像我们熟悉的番茄、番薯等。当地人将出洋去海外叫作“过番”,将洋人称作“番仔”。

摄于1895年,番仔坟,施饶理牧师之墓

施饶理牧师(Rev.George Smith 1831–1891),英藉,1857年被英长老会差派到厦门协助建造教堂,1858年转到汕头,在潮汕地区的揭阳榕城、揭西棉湖、五经富、河婆等地设立传教所、建堂传教。

八、镇邦街基督教普益社

影像摄于1921-1923,教堂机构的正门,挂着牌子。

这是坐落于镇邦街68号的基督教普益社,一幢4层小洋楼,门前挂着的牌子疑是“普益英文商业专门学校”。

普益社是基督教做公益的机构,在《中国基督教史纲》中,王治心先生认为普益社是做社会服务的机关。1863年,美北浸信会传教士耶士摩在此倡建汕头基督教普益社,1920年,普益社的三楼开设了普益幼稚园。

镇邦街长不足一里,形成于汕头开埠后的商贸集市,早先是一条逼仄的步行街,两旁街铺的叫卖市声络绎不绝。1918年2月13日汕头大地震,汕头极震区受灾至烈,镇邦街一片断垣残壁,1919年2月6日一场彻夜的大火烧毁镇邦街一带木屋、寮棚搭建街铺,1922年8月2日汕头遭风暴潮吹袭,镇邦街的商贸业遭到重创。影像即拍摄於这段时期。1926年之后镇邦街在汕头市区的重建中得到改建,成为当时汕头主要的商业街区之一。

九、岭东基督教纪念堂

岭东基督教纪念堂是礐石一座中西元素交融的建筑,教堂的基座及墙体以花岗岩石砌筑而成,整个建筑结构以中国传统的宫殿样式为主,局部细节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

1860年,美北浸信会传教士耶士摩(William Ashmore 1824-1909)到妈屿传教,1863年,耶士摩在大礐石的一间平房初创教堂,1872年,扩建的礼拜堂落成,称老礼拜堂。随着传教规模的扩大,由全岭东教徒捐款在小礐石另建了一所教堂,并於1929年迁此礼拜聚会,名为岭东基督教纪念堂,作为美北浸信会入潮七十周年的纪念。

影像摄于1913-1923年,在西侧的老教堂前面拍摄,一座有中国建筑风格的70周年纪念教堂。

教堂何时开始兴建,未见记载,从影像的描述推测,教堂的建筑工程耗时颇长。

十、第一位到汕头的女传教士李洁姑娘

影像摄于1878年。时年37岁担任布莱顿学院校董的李洁(Catherine Ricketts)姑娘,作为英长老会妇女传教士协会的第一位传教士,受差派到汕头传教,兴办教育,直到1907年。上海美华书馆1907年版《潮惠长老教会公例》记载:1878年,女师李洁至汕,教会妇女。汕头开埠,西方传教士接踵而至。伴随着传教活动的扩展,其传教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办教育,教会尤其注重女子教育,当时出现了“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局面。

十一、福音医院女医院米尼娜医生

影像摄于1903年,身穿毕业礼服手持文凭的米尼娜医生。这一年,汕头福音医院设女医院,专门收治潮汕地区的女病患者。影像资料记载:米尼娜医生,在1902年作为医疗传教士受英国长老会差派到汕头,然而出于健康原因,她於1905年才抵达汕头。米尼娜医生在汕头教会服务20年,最终因病於1925年返回英国,10月便离世。

当时这里产妇生产,盛行的是由接生婆的土法接生,接生婆的生育知识和接生手段来自自身的生育体验和从业经验,土法接生导致婴儿死亡率、产妇难产死亡率和围产期感染率三高,还造成了很多产妇产后病症。

此时米尼娜医生来到英长老会创办的汕头福音医院女医院,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用西医诊疗技术和西式接生法,以病弱之躯悉心为潮汕广大产妇服务。最先的受益者是信教的妇女,在米尼娜医生的努力下,西式接生的母婴健康素质逐渐得到当地人的认同和接受,也促使当地人的生育方式发生转变。米尼娜在女医院培养了许多当地女生成为新式助产士,助产士的出现,是潮汕妇女生育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促进了“接生婆时代”的终结。

米尼娜医生经常带领女医院的医生探访接受过治疗的病患家庭,关注病人心灵上的需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作为一名医疗传教士,她传播福音。

十二、福音医院怀敦干医生

怀敦干医生

受英长老会差派,医疗传教士怀敦干於1903年来到汕头福音医院,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为潮汕民众的健康倾其毕生奉献,默默无闻的尽忠尽职,救死扶伤。因怀敦干医生医术精湛,香港大学曾高薪聘请过他出任化验室首席教师,被他婉拒。怀敦干医生在汕头福音医院其主事期内,为汕头福音医院持续发展,使西医在本地生根开花,大力培养本地西医人才。

民国初期汕头频发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民众急需医疗救治和慈善救助,汕头福音医院救治工作繁重,“每年病人有一万至一万六千人。”病人大多来自汕头周边的村镇,广大而分散的乡村。1902年鼠疫流行,怀敦干医生用静脉输注盐溶液之法成功救治病人,并提出以预防为主,推动注射哈菲根血清防治鼠疫。1918年大地震,怀敦干医生与江克礼牧师发起救灾委员会,并同两位中国医生和潮汕基督教童子军同往震中南澳“救助三千多名伤者”,埋葬死者,救济饥饿,抚恤孤儿,安置灾民,清理积秽。

1923年,怀敦干医生在香港病逝,他的遗骨埋在了汕头礐石山上,彻底扎根在了他为之奉献的土地上。当怀敦干医生遗体下葬时,出自内心对怀敦干医生的感激之情,来自汕头埠和方圆百里的当地民众自发前来为这位不慕名利的医学传教士送最后一程,汕头埠可谓万人空巷。

影像摄于1916年,汕头英长老会传教士。怀敦干医生(后排站立者左一),江克礼牧师(前排盘坐者左二),汲约翰(中排坐者左二)。

十三、汲约翰

汲约翰

汲约翰博士1874年来到汕头埠,是英长老会最早差派到汕头的牧师之一,他通过办报、兴办教育等方式来传教,先后创办了贝理神学院、聿怀学堂,主编《潮惠会报》,用罗马字标注潮汕话翻译《Iak-Na Tsų》(《约拿书》),《Tshàng Sì Kì》(《创世纪》),《Má-Thài Hok Im Tsu》(《马太福音书》),《Hap-Ki,Sat-Ka-Lĭ-A》(《哈该,撒迦利亚》)等圣经译本。

1907年第三届传教士大会(基督教来华传教百周年大会)在上海召开,对中国教会的现状进行讨论。在汕头已经传教了30多年的汲约翰博士在大会上作了《中国的教会》的专题报告。汲约翰博士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习俗的深入了解、对中国社会变革、民族觉醒的敏锐洞察,认为西方教会在中国的发展,要以了解中国的近状、趋向和问题为前提,必须改变西方教会的形象。他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教会应当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口号,指出传教要适应中国社会环境,让中国教会自我发展,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教会中的作用应把精力转到教育、出版和神学方面,进而把控传教的大方向,促进中国基督教与世界基督教的贯通。

“三自”口号的提出,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进程。

影像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来源:鹭客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