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著名古瓷鉴藏家、古瓷鉴藏博物馆馆长陈树威老师应邀在“此时·瓷可”雅集活动上作《台北故宫五大名窑瓷器解读》讲座
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比欧洲掌握制瓷技术早了1000多年。
在英文中,china这个词是瓷器的意思。当时的景德镇还不叫景德镇,叫做昌南。昌南音同china,这个词便这样传开了。以至于后来china(瓷器)就成了China(中国)的一张名片。
历史上,唐朝时制瓷技术逐步蜕变成熟,宋代达到鼎盛时期,闻名于世。且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不仅极大超越了前人的技术,后人仿制也难以匹敌。
1
汝窑
台北故宫北宋汝窑瓷器展一角
△汝窑天青釉洗,北宋,于香港苏富比2017秋季拍卖会。
窑址:
宋时称汝州,现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地位:
“五大名窑”之首。
“似玉、非玉、而胜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釉色:
属青瓷系。有天青、粉青、天蓝等青色系,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特点:
●汝窑釉色温润如玉,纯净柔和,素静典雅。
●胎为灰白色,深浅有别,像香燃烧后的灰色,俗称“香灰胎”。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
[注解]
胎:瓷器的本体,未烧之前称为“坯”,烧制(此步骤为素烧)之后称为“胎”,在胎表面再覆盖一层釉,再经过烧制(此步骤为釉烧)才称为瓷器。
釉:覆盖在陶瓷表面的一层有色或无色的玻璃质感薄层。
开片:釉面上的裂纹俗称“开片”,又叫“冰裂纹”。是由于瓷器在烧制时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自然开裂的现象。开片本是陶瓷制作中的一种缺陷,后被人利用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 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渔网纹、梅花纹、百圾碎等。
2
官窑
窑址: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梁(今开封),南宋时在临安(今杭州)。
地位:
专供皇宫贵族、官僚群体使用。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
釉色:
以青釉为主。有粉青、淡青、灰青、米黄等,其中粉青色最佳。
特点:
●官窑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的质感。
●口沿釉薄处呈现黄褐色,足底无釉处呈铁黑色,因此称“紫口铁足”。
●开片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以冰裂鳝血为上。
3
哥窑
照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哥窑瓷器展
照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哥窑瓷器展
照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哥窑瓷器展
照片来源于北京故宫哥窑瓷器展
窑址:
迄今未发现确切窑址。
地位: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
釉色:
釉面为乳浊釉,不透明,似泛着一层酥油光。釉色以炒米黄色、灰青色多见。
特点:
●哥窑光泽莹润,釉层较厚,釉内有气泡,如珠隐现。
●开片中纹色浅黄者似金丝,细黑者如铁线,故称“金丝铁线”。也称“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
4
钧窑
窑址:
宋时称均州,现河南禹县。
地位: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釉色:
属于青瓷系,但往往不呈现青釉。一般以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为主。
特点: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5
定窑
宋 定窯劃花蓮花螭文洗
宋 定窯劃花牡丹盤
宋 定窯劃花梅花洗
宋 定窯劃花蓮花葵瓣口盤
窑址:
宋时称定州一带,今河北省曲阳县。
地位:
定窑从邢窑而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定窑随着地域变化,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有突破性的进步。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釉色:
以白瓷为主,皆烧酱釉、红釉、黑釉、绿釉等彩色釉。
特点:
●釉色洁白细腻,造型简约,优美典雅。
●器物上常常装饰有印花、划花、刻花等技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然一体,精致美观。
文章转载自洛阳树威古瓷鉴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