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查,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师,2019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道远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在国家、省、市、区课堂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奖,是中国名师大讲堂的青年教师代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智能感知环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智能感知环境
赵查,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师,2019年“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道远学校。深圳市龙岗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在国家、省、市、区课堂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奖,是中国名师大讲堂的青年教师代表。
十多年前,我在一次初中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看到了这样的课堂情境:教师带领学生赏读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其中有一句“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位教师煞费苦心地带了一个电动小风扇,让一名学生上台闭上眼睛感受轻悄悄的风;又带了几根青草,让学生用脸部去感受草的绵软。最后这位女教师说:“现在老师化身为你们的母亲,有没有同学想感受一下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感觉?”学生面面相觑,没有人愿意去尝试。当时全场陷入了尴尬,这堂课也作为一个“经典”案例铭刻在我心里,让我时刻反观自我,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设计那样的虚假课堂体验。
想要让学生感受春风的温柔、春草的绵软,不如把学生带到操场或公园,让他们真正地“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只有置身在自然的场景中,学习才可能真实地发生。于是,在后来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力求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内心,从而达到“应物斯感、感物吟志”的学习境界。
无障碍沟通,让学生互动
在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像步步紧逼的审问者,学生像战战兢兢的应答者。而自然的学习场景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不但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要营造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无障碍的沟通环境。我一直认为,在真实的对话场域中,师生之间在心理和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学生可以是坐着的教师,教师也可以是站着的学生,师生结盟为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2019年10月,我在全国中语会第十届换届会议上执教《社戏》。在备课阶段,广东省教研员冯善亮老师在指导我时反复强调:“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让学生的表达生动起来……”我记得自己最初设计的重点是“理解作者反复运用‘矛盾法’写作的用意”,在前期试讲时,我把这堂课上成了小说理论课,看似在带着学生探寻小说写作的内部逻辑,但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文学认知水平还无法达到那样的高度,即便是设计了互助探究和研讨的环节,但最终呈现出来的课堂现状依然是教师拽着学生艰难行走。直到去北京上课的前两周,冯善亮老师和黄淑琴老师专程从广州到深圳来听我试讲,听完后冯老师漫不经心地说:“小说写到平桥村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但在‘我’心中却是乐土。你能不能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小说里看到的乐土以及他们心中的乐土?”一语惊醒梦中人,后来我去北京上课时就紧紧抓住“乐土”这个关键词,设计了“体情察意——用迅哥儿的眼光看乐土,联系生活——用同龄人的眼光看乐土,互文比较——用评论家的眼光看乐土”三个学习活动,当学生从“迅哥儿”的视角去读小说的时候,他们似乎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那节课他们不仅理解了“偷豆”的快乐,也释放了自己心中积蓄已久的学习压力,一切美好都在这场毫无障碍的交流中发生了。上完这堂课后,我重新审视自己将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在自己的教学日志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让草木回归草木,让课堂回归自然,让教育回归本真。
无边界课堂,让思维灵动
三年前,“全人教育奖”评审团队对我的教学现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踪拍摄和考察,那时我正艰难地带着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很多学生对这本名著不太感兴趣,他们说这本书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更没有像《水浒传》里那样精彩的“江湖”。尽管我在导读时对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作了大量铺垫,还将最动人的描写摘录出来与他们一起朗读,但学生依然提不起兴趣。
评审团队入驻的第三天,有学生跟我说:“教室里每天都有摄像机,感觉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好不自由啊。”我便顺口说:“那下节课我带你们去操场一起观察昆虫吧。”于是我带领全班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给每名组员进行了任务分工——一名引导员,两名观察员,一名记录员。那节课学生在学校的绿植区找到了十几种昆虫,他们小心翼翼地抓住蜻蜓的翅膀观察其体形和触角,或是观察蜜蜂如何用长满绒毛的脚采集花粉,还有学生找到了螳螂,观察它们的复眼和胫节……学生
惊讶地告诉我:“老师,我在这所学校上了七年学,第一次发现学校原来有这么多活的昆虫!”
那个周末,我让学生继续到小区里寻找昆虫,同时对照《昆虫记》原著找到相应的语段感受法布尔语言的魅力和对自然生命的挚爱。周末作业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成一篇属于自己的《昆虫记》作品。周一早晨,当我看到学生作品的时候,那些流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文字给了我极大的慰藉。与其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逼着他们机械地读,不如把他们带到天地自然中让他们真实地悟。如果我们有勇气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学生就会还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一个叫陆玥的女孩在她的习作中引用一位作家的话写道:“世间恒能引动我的,唯日月星辰之姿、山川湖海之美。”
这堂户外名著导读课,学生既读到了手中的有字之书,也读到了行走天地间的无字之书。我也渐渐明白,真正的教学现场绝不能只局限于教室,教师要为他们开放更广阔的学习场域,学生的思维才可能被激活。
让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我还做了大量的尝试。比如某个秋天,为了指导学生进行《深圳之秋》的写作,我带他们去龙潭公园徒步,引导他们采集第一手写作素材。学生在观察和参与之后的写作变得熠熠生辉,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秋天,不只是一个季节,更是一段值得被珍重的时光。我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小螳螂,它趴在一片树叶上,身体呈起跳的趋势,似乎只需轻轻一跃,就能进入下一个春天里……”
无痕化体验,让情感涌动
我在很多课堂上见过教师刻意设计的体验情境,比如在《春》的赏读课上用电动风扇模仿自然界的风,在讲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把轮椅搬到教室让学生体验“双腿瘫痪”的感觉。事实上,真正能激活感知、触动心灵的体验式教学往往是无痕的,要做到“相时而动、审势而行”。
有一年夏天,我正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鲁迅的《故乡》,就在那堂课上到十多分钟的时候,突然乌云压城、暴雨骤降,整个教室都暗了下来,教室外狂风暴雨的声响把我讲课的声音都掩盖了,大部分学生情不自禁地把头转向了窗外……当时我很想呵斥他们,让他们拉上窗帘,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来,但又转念一想:强扭的瓜不甜,窗外风雨声如此喧哗,学生还能用心听下去吗?于是我问他们:“你们认真听过雨吗?”他们摇头。我说:“这节课,我们不讲《故乡》了,咱们一起来听雨,好吗?”教室里响起了欢呼声。听雨是一种高雅的自然体验,要关掉一切电子设备,才能与自然心灵相通。那节课的后半段,我们关掉投影、空调和风扇,打开窗户,让雨声涌进教室。我对学生说:“你们恐怕从未像今天这样用心地听过一场雨吧?雨点打在树叶上、墙壁上、窗台上、地面上,声音都是不一样的,你们能听出来吗?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三分钟时间听听生命中的这场雨吧。”教室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倾听雨的声音。在他们听雨的间隙里,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带着他们一起吟诵这首词,倾听他们畅谈听雨的感受,最后我说:“同学们,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会有不同的心境。无论你们以后遇到怎样的人生境况,老师都希望你们能保持一份听雨的从容和宁静。”多年后,那一届的学生回来看望我时说:“赵老师,其实初中时上过的课,我几乎忘光了,只有那一节听雨的课,我至今记忆犹新……”
这一堂即兴生成的“现挂”课,使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不着痕迹地浸染和渗透,而不是刻意地设计,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情感的涌动,才能跨越最近发展区的鸿沟,进入全新的认知领域。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因为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才造就了无限的可能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强调要“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要让真实的学习发生在自然情境中,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课程开发者、学科统整者、项目设计者。如何依据学科特点进行融合式教学,如何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新版课程标准背景下每一位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付诸实践的课题。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09日第9版
作者:赵查
上一篇
下一篇